首页>资讯中心>自动分液系统在疫苗佐剂筛选中的应用研究

自动分液系统在疫苗佐剂筛选中的应用研究


更新时间:2025/09/13 文章来源:新格通达 浏览:82 编辑:boqinglab 搜索看看


疫苗佐剂作为疫苗的关键组成部分,其筛选效率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疫苗研发进程与质量。传统手动分液方式在疫苗佐剂筛选中存在操作误差大、效率低、污染风险高等问题,难以满足高通量、高精度的筛选需求。

传统疫苗佐剂筛选依赖手动移液器进行分液操作,存在以下局限性:一是手动操作易受操作人员技能水平、疲劳程度影响,分液误差通常超过5%,导致实验重复性差;二是单次处理样本量有限,面对数百甚至数千组佐剂候选方案时,筛选周期长达数周,严重制约研发进度;三是开放式操作增加样本交叉污染风险,尤其在细胞毒性检测、免疫原性评估等敏感实验中,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失真。

为解决上述问题,自动化液体处理技术逐渐成为疫苗佐剂筛选的核心支撑技术。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生物制药自动化设备研发的企业,其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整合了高精度机械传动、智能液体检测与无菌操作设计,可实现样本的自动化、高通量、高精度处理。

一、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在疫苗佐剂筛选中的应用场景

(一)佐剂浓度梯度精准制备

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,需筛选最佳浓度以平衡免疫原性与安全性(如避免过高浓度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)。传统手动制备浓度梯度时,需多次稀释转移,易导致浓度偏差。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该问题:

1、软件预设浓度梯度方案(如0.1mg/mL、0.5mg/mL、1.0mg/mL、2.0mg/mL),系统自动计算稀释液与母液体积;

2、采用“一步式稀释”技术,直接将母液与稀释液精准注入目标孔位,避免多次转移导致的误差;

3、针对高黏度佐剂(如油乳佐剂),系统自动调整分液速度与针嘴直径,确保液体均匀分配。

(二)佐剂 - 抗原混合体系的均一化分液

疫苗佐剂与抗原的混合比例直接影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效率,需确保每一份混合样本的佐剂-抗原比例完全一致。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在该环节的应用优势体现在:

1、集成“先混合后分液”功能,系统内置搅拌模块,可对佐剂-抗原混合液进行低速均匀搅拌(50-200rpm),避免因密度差异导致的分层;

2、分液过程中保持混合液持续搅拌,同时采用多通道同步分液技术,确保96孔板内每孔混合液的比例偏差<0.5%;

3、针对易黏附管壁的佐剂(如脂质体佐剂),系统采用“反向吹吸”技术,将管壁残留液体吹入目标孔位,减少样本损耗(损耗率<0.3%)。

(三)高通量佐剂筛选的样本处理

随着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,疫苗佐剂筛选已从传统“单因子筛选”转向“多因子组合筛选”,需同时处理数百组佐剂类型、浓度、抗原配比的组合样本。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通过以下特性适配高通量需求:

1、支持96/192孔板的自动化切换,无需人工调整设备参数,单台设备每日可处理样本量达10万份以上;

2、软件支持“实验模板保存”功能,针对不同佐剂筛选方案(如铝盐佐剂筛选、CpG佐剂筛选),可快速调用预设参数,减少操作时间;

3、具备样本条码扫描功能,可自动关联样本信息与实验数据,避免人工记录导致的信息错误,实现“样本-数据-结果”的全程追溯。

二、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的应用优势与实践价值

(一)提升筛选数据的可靠性

该系统通过高精度分液与无菌设计,有效降低了操作误差与污染风险,使疫苗佐剂筛选实验的重复性与准确性大幅提升。在某疫苗佐剂安全性评估实验中,采用该系统处理的细胞样本,其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的RSD从5.3%降至1.4%,为佐剂毒性阈值的精准判定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。

(二)缩短疫苗研发周期

高通量处理能力使该系统可快速完成大量佐剂候选方案的筛选。以某新型肺炎疫苗佐剂研发为例,采用传统方法需28天完成的佐剂浓度与配比筛选,使用该系统后仅需7天,研发周期缩短75%,为疫苗的快速上市争取了时间。

(三)降低研发成本

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需求与样本损耗。在某疫苗佐剂多组学筛选实验中,该系统的样本损耗率从8%降至0.5%,单批次实验可节省样本成本约数万元;同时,单台设备可替代3-4名实验人员的工作量,显著降低人力成本。

三、结论与展望

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凭借高精度、高通量、无菌化的技术优势,有效解决了传统疫苗佐剂筛选中存在的误差大、效率低、污染风险高等问题,为药物研发与制药工业提供了高效、可靠的液体处理解决方案。在实际应用中,该系统不仅提升了疫苗佐剂筛选的数据可靠性,还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、降低了研发成本,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。

未来,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不断发展,对佐剂筛选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。建议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在以下方面持续优化:一是加强与AI算法的结合,实现佐剂筛选方案的智能优化与实验数据的自动分析;二是拓展系统的兼容性,适配更多新型佐剂(如纳米佐剂、生物佐剂)的处理需求;三是开发便携式系统,满足现场应急疫苗研发的需求,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

▸文章来源:http://www.boqinglab.com


版权所有 新格通达 www.goz.cn 极速建站平台 构站网